2024年以來,公司持續深入貫徹集團關于加強項目管理的各項要求,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線,堅持“一切工作到項目”的理念,不斷完善和優化“精細、精準、精益、精心”的“四精”管理體系,主動應對環境變化,著力下好項目管理“四步棋”,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下好制度保障棋。深入貫徹落實集團三屆一次職代會精神和2024年工作會議精神,制定了“2024年項目基礎管理強化年”方案,指導所屬各項目在機構設置、成本進度管控、安全質量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上進一步優化舉措,持續推動精細化管理。持續深入抓好集團一系列項目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推動全員開展項目管理制度“大學習”,采用線上線下集中考試的方式,以考促學,進一步推進集團項目管理制度在公司各條戰線和各個崗位落實落地,推動形成“人人知、人人懂、人人用”的學習貫徹氛圍。所屬各項目將加強項目管理制度的落實納入周例會和月度安全生產例會重要議題,抓住項目管理各關鍵環節和要素,定期分析研究,及時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風險的精準控制,持續提升管理成效和盈利水平。
下好高效履約棋。牢固樹立“高效履約”理念,堅持聚焦產值進度等重難點攻堅,高效率高標準推進工程建設,樹立集團和公司的良好企業形象。牢固樹立“工期就是效益”的理念,全面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壓實競賽責任,第一時間制定考核方案,強化宣傳帶動,全方位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公司和各分子公司分別成立包保督導領導小組,強化調度,推動“清單化”管理,定期通報重點工作進展及存在問題,對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推動解決,確保項目建設優質高效推進。所屬各項目管理團隊錨定工程重要節點,細化目標,堅持協同調度,持續克服工期緊、任務重及施工難度大等挑戰,統籌抓好進度、質量、安全等要素管控,順利完成各個關鍵節點。推動“大成本”管理,落實兩級成本分析會制度,加強經驗交流和資源調配,嚴格實施總體預算、定額管控、限額領料等舉措,多方面提升降本增效水平。2024年,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望水路-站前路)項目提前8個月實現主線橋放行通車,信陽市新十一大道EPC項目提前2個月完成主線道路放行通車,G36明蚌改擴建1標明光東互通提前21天實現放行通車,當涂縣涂山大道東延段(至圍烏路)建設工程、G206荊涂大橋至宿州交界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成通車,收到屬地政府及業主單位數十次來信表揚。
下好創新賦能棋。堅持向“新”而行,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引入新技術、新設備,大力推進智能建造攻關與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促進項目管理提質增效。2024年以來,持續與合肥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院校簽訂產學研協議,共同開展市政、公路、軌道等領域的科研合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立足工程一線,持續開展“四新技術”攻關和“合理化建議”活動,縮短技術成果轉化周期,提高項目經濟效益。著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建筑施工主責主業深度融合,持續加大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組織各項目積極開展工法、專利、合理化建議等創新創效活動,進一步優化項目管理,推動工程建設提質增效。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為項目管理注入更強的創新動力。2024年,累計榮獲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技術創新成果獎及各項專利160多項。
下好安全發展棋。始終堅持將安全發展放在首位,壓實壓細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水平。深化隱患排查和推進安全技術創新,發揮工人驛站和“智慧工地VR安全教育體驗館”安全教育功能,采取“互聯網+體驗式”的場景化培訓模式,推進安全知識常態化、多角度教育,不斷增強工程建設人員安全意識。投入使用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全天候監控作業現場,精準識別各類違禁行為,為員工生命安全保駕護航。2024年11月16日至18日,中國公共安全大會在合肥隆重召開,公司攜“智能安全教育機器人”“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智能移動AI安全哨兵”“智慧安全用電”等最新安全生產科技應用成果亮相大會,收獲了廣泛好評。公司承建的金寨南路(站前路-深圳路)快速化改造項目、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望水路-站前路)項目、霍邱縣市政基礎設施提升PPP項目獲評“華東六省一市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
在新階段,建工路橋將按照專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和“專精特強”發展方向,大抓項目管理,堅持向管理要效益,以高水平項目管理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全國一流企業”,為集團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大發展貢獻更大力量。